
这部电影是给有故事的人看的。
周冬雨饰演的方小晓和井柏然饰演的男主林见清在2007年春运的绿皮火车上相遇,彼此虽互有好感,但并未成为恋人。
方小晓早早出来工作,一心想在北京扎根,几任男友都是北京户口,但是最终却事与愿违。
林见清在北京念计算机类的专业,毕业后去电脑城开档口,去地下通道卖盗版碟,做游戏公司的电话客服,始终没有混出个名堂。
两个人的轨迹在时空里缱绻交错,方小晓第二段感情结束后,两人一起去跨年,最后回到出租房里,两人终于合为一体。其实,早在春运的火车上,暗生的情愫已经开始生长。这一切,只不过是早晚注定。
只是,突如其来的激情之后,彼此都不太适应这样的关系,方小晓选择了先行离开,而林见清发现屋里空无一人,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嘲弄,男人的自尊令他抓起电话就是一通怒吼,而方小晓软软的一句话,“我们还能做朋友吗”,让林见清登时没了脾气。
大多数80后的青春里,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上过床却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的人吧。
方小晓看似目标明确,其实她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,直到林见清拘留从拘留所出来的那一刻,她用力掰过林见清的脸,吻了上去。
我想,那一刻,她似乎终于明白,她要的并不是一个北京户口和房子,而是一个发自内心对自己好,拼尽全力为自己遮风挡雨的人。只是,当时的林见清太年轻,年轻到没有读懂方小晓的内心,情商也差了许多火候,在之后的日子里,一任自己的情绪汪洋恣肆。网上撩妹被方小晓无意抓到,工作不如意演化为怒怼客户,却被客户带人暴打。在下班后的小吃摊上,将愤懑的情绪发泄到邻桌,挑起一场斗殴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林见清在昏暗逼仄的出租屋里终日与游戏为伍,不愿去奋斗改变现状。终于导致了方小晓的失望离去。
影片中的细节刻画的很细致,“面我给你剩了一半”,“分手后,我们就不要再见面了”,“见清,我走了啊。”
见清虽然戴着耳机打游戏,其实他是听的清楚的,男人所谓的自尊驱使他表现出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。方小晓出门离去那一刹,林见清扭过头去,旋即又把视线移回闪动的游戏屏幕上,然后再度扭头,回身。当他确认方小晓真的是走了时,几乎是本能的反应,他一把拿下耳机,起身追出屋子。
镜头再度拉回室内,林匆忙离去撞倒的椅子;桌上,周小晓为林留下的半锅方便面,不锈钢饭盆上盖着的锅盖,大约是怕面放久会凉吧,这份感情,周小晓是真的投入了。
地铁站台上,林见清看到了车内站着的方小晓,隔着车窗,四目相对,林却没有冲上车厢。终于,开车的铃声响了,列车带走了方小晓,也带走了之前的一切。
和大多数俗套的故事一样,林终于开始发奋图强,开始开发设计自己的游戏。机缘巧合,他挖到了第一桶金,买到了北京的房子。他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回到过去,可以安排小晓的生活,可是他错了,小晓一开始选择跟他在一起并不是为了房子,虽然他们当时的奋斗目标确实是房子。
多年以后,林见清又遇见了周小晓,于是有了下面的对白:
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那时你没有和我分手呢?如果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呢?如果我当时足够有钱,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,如果我们当时就是不管不顾,我们就是结婚了呢?
方小晓回他: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分手,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。如果当初我们冲动领证,那现在已经离婚很久。如果当初你一夜暴富,那你已经有十个小三。如果我们能坚持到最后,那你就不会事业成功。
结局的结局,歌声响起。
后来
我终于明白如何去爱
可惜你早已消失在人海
后来
我终于明白
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。
初识不知曲中意,再听已是曲中人。
人这一生,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际遇,轻易而举的辜负,马不停蹄的陌路,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的如果。没有这样的遗憾,也会有那样的遗憾。缘分这种事情,只要不负对方,就够了。
电影本身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价值观,或者说看完之后不是很明白导演想要表达的态度,不过这些并不重要,观影者会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和想象力,获得一点感受。这,其实就够了。
影片拍的很克制,比如酒店偶遇,比如返京送别,其实都是可以发生一些故事的,重温一下旧情也不是不能够,但却什么都没有发生。至于说结婚后心里想着谁或者忘不掉谁,这属于人之常情吧,较真起来,谁又做的到一生只对一个人专情呢。